参考文献/References:
[1] 曹俊文,李真.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耕地压力时空差异分析 [J].现代农业科技2012(10):388-390.
[2] 赵玉领,郧文聚,吴克宁,等.中国近10年耕地总量变化评价 [J].资源与产业,2010,3:54-58.
[3] 卢艳,崔燕平.1986—2007年中国耕地面积时空变化分析 [J].信阳师范学院学报:自然科学版,2010,23(2):245-249.
[4] 赵永华,王晓峰,张渭军.陕西省耕地资源变化分析 [J].人民黄河,2010,32(10):3-5.
[5] 刘镇宇,熊鹰.近20年湖南省耕地变化及可持续利用研究 [J].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,2004(3):39-40.
[6] 屈向华.1997—2008年修水县耕地利用情况和变化趋势分析 [J].现代农业科技,2010(l):375-379.
[7] 雷战波,杜浩文.中国耕地变化的驱动因子及模型研究 [J].安徽农业科学,2009,37(22):10593-10595.
[8] 李伟,郝晋氓,冯婷婷,等.基于计量经济模型的中国耕地数量变化政策与资产因素分析 [J].农业工程学报,2008,24(6):115-118.
[9] 江西省人民政府.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 [R].江西省人民政府公报,2010.
[10]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.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 [R].2009.
[11] 谢花林,邹金浪.基于能值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耕地利用集约度时空差异分析 [J].地理学报,2012,67(7):889-902.
[12] 江西省统计局.江西统计年鉴 [M].北京:中国统计出版社,1998.
[13] 江西省统计局,国家统计局江西调查总队.江西统计年鉴 [M].北京:中国统计出版社,2009.
[14] 江西省统计局,国家统计局江西调查总队.江西统计年鉴 [M].北京:中国统计出版社,2011.
[15] 新中国五十年的江西编辑委员会.新中国五十年的江西 [M].北京:中国统计出版社,1999.
[16] 吕桦,钟业喜.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域范围研究 [J].江西师范大学学报:自然科学版,2009,33(2):249 -252.
[17] 陈修颖.1990 年以来浙江沿海区域差异及其成因分析 [J].地理科学,2009,29(1):22-29.
[18] 王磊,段学军,田方,等.长江三角洲人口与经济的空间分布关系研究 [J].经济地理,2009,29(10):1619-1623.
[19] 钟业喜,陆玉麒.红三角经济圈县域经济差异研究 [J].经济地理,2010,30(4):568-572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