参考文献/References:
[1] 李赞红,阎建忠,花晓波,等.不同类型农户撂荒及其影响因素研究:以重庆市12个典型村为例 [J].地理研究,2014,33(4):721-734.
[2] 张叶生.大渡河上游地区农户生计策略与土地利用:以金川县典型村为例 [D].重庆:西南大学,2012.
[3] 马培刚.上海农场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推广应用的影响因素研究 [D].扬州:扬州大学,2007.
[4] 姚娟萍,李赵军,覃荣财,等.甘肃省农村耕地撂荒问题调查分析 [J].农村经济与科技,2015(6):141-142.
[5] 邓义福.关于南方山区耕地撂荒问题的探讨 [J].农村财政与财务,2013(7):33-34.
[6] 姚柱,何菊莲.湖南省农田抛荒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:基于岳阳2124户农民经济心理视角的调查 [J].湖南行政学院学报,2014(2):41-46.
[7] 肖冬华.耕地抛荒问题研究 [J].云南农业大学学报,2009,3(1):25-30.
[8] 孙宏岭,孙红霞.威胁中国粮食安全最危险的因素:弃耕抛荒 [J].粮食科技与经济,2009,34(1):19-20.
[9] Khanal N R,Watanabe T.Abandonment of agricultural land and its consequences [J].Mounta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,2006,26(1):32-40.
[10] 颜志祥,刘菊华,陈玉.对日益严重耕地撂荒问题的思考 [J].东方企业文化,2014(15):376.
[11] 张勇.坚守18亿亩耕地“红线”的探讨 [J].经济问题探索,2011(2):53-58.
[12] 王卿,陈绍充.基于粮食安全视角的“18亿亩耕地红线”的战略意义研究 [J].宏观经济研究,2010(3):75-78.
[13] 冯红燕.农户耕地抛荒的驱动因素研究 [D].杭州:浙江大学,2011.
[14] 张佰林,杨庆媛,严燕,等. 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不同类型农户弃耕特点及原因:基于重庆市十区县540户农户调查 [J].资源科学,2011,33(11):2047-2054.
[15] 张影,蒲春玲,刘志有,等.基于农户家庭特征的耕地抛荒影响因素分析 [J].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:社会科学版,2016,10(3):61-65.
[16] 杨志海.兼业经营对农户水稻生产的影响研究 [D].武汉:华中农业大学,2015.
[17] 黄利民,张安录,刘成武.耕地撂荒及其定量分析 [J].咸宁学院学报,2008,28(3):113-116.
[18] 邾鼎玖,许大文.农村土地抛荒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[J].农业经济问题,2000,21(12):10-13.
[19] 文华成.四川丘区农村耕地撂荒问题研究 [J].农村经济,2003(10):18-20.
[20] 赵丹,樊筱.农户耕地隐性抛荒意愿的影响因素与政策反思:基于陕西省岐山县502位农户的调查 [J].山西农业大学学报:社会科学版,2015,14(9):875-881.
[21] 吴业,杨桂山,万荣荣.耕地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研究进展 [J].地理科学进展,2008,27(1):90-98.
[22] 赵子亮.农村耕地抛荒的影响因素及治理研究:以广州郊区为例 [D].广州:暨南大学,2015.
[23] 王静,林春野,陈瑜琦,等.中国村镇耕地污染现状、原因及对策分析 [J].中国土地科学,2012,26(2):25-30.
[24] 谭术魁.农民为何撂荒耕地 [J].中国土地科学,2001,15(5):34-38.
[25] 程凤翔.对武胜县耕地撂荒的调查与思考 [J].四川农业科技,2008,2008(8):21-22.
[26] 田玉军,李秀彬,马国霞,等.劳动力析出对生态脆弱区耕地撂荒的影响 [J].中国土地科学,2010,24(7):4-9.
[27] 王学斌.农村土地抛荒现象与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[J].世界经济情况,2007(3):53-60.
[28] 李静.基于劳动力析出的山区耕地撂荒研究 [D].重庆:西南大学,2013.
[29] 侯伟伟.农村耕地抛荒现象的影响因素研究 [D].广州:暨南大学,2014.
[30] 李文辉,戴中亮.一个基于农户家庭特征的耕地抛荒假说 [J].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,2014,24(10):143-149.
[31] 李维.我国农村土地抛荒的关键因素研究 [J].江西农业大学学报:社会科学版,2010,9(4):58-62.
[32] 韩红梅.河南省粮食补贴政策效应研究 [D].咸阳:西北农林科技大学,2013.
[33] 刘克春.粮食生产补贴政策对农户粮食种植决策行为的影响与作用机理分析:以江西省为例 [J].中国农村经济,2010(2):12-21.
[34] 邵景安,张仕超,李秀彬.山区土地流转对缓解耕地撂荒的作用 [J].地理学报,2015,70(4):636-649.
[35] 罗湖平,唐禹,康红军等.湖南省农户耕地抛荒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[J].浙江农业学报,2015,27(8):1494-1498.
[36] 葛霖,高明,胡正峰等. 基于农户视角的山区耕地撂荒原因分析 [J].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,2012,33(4):42-46.
[37] 徐勋元,王丽娟. 瑞昌市农村耕地抛荒成因及对策 [J].江西农业学报,2008,20(11):171-173.
[38] 马定国,刘影,陈洁,等.鄱阳湖洪灾风险与农户脆弱性分析 [J].地理学报,2007,62(3):321-330.
[39] 闫丹,Schneider U A,Schmid E,等.未来气候变化对鄱阳湖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评估 [J].资源科学,2013,35(11):2255-2265.
[40] 郭熙,黄俊,马文娜,等.鄱阳湖滨湖平原区土地整治工程模式研究 [J].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,2014,35(1):102-108.
[41] 李鹏,肖池伟,封志明,等.鄱阳湖平原粮食主产区农户水稻熟制决策行为分析 [J].地理研究,2015,34(12):2257-2267.
[42] Li Peng,Feng Zhiming,Jiang Luguang,et al.Changes in rice cropping systems in the Poyang Lake Region, China during 2004—2010 [J].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,2012,22(4): 653-668.
[43] 杨云龙,周小成,吴波.基于时空Logistic回归模型的漳州城市扩展预测分析 [J].地球信息科学学报,2011,13(3):374-382.
[44] 李洪,宫兆宁,赵文吉,等.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北京市水库湿地演变驱动力分析 [J].地理学报,2012,67(3):357-367.
[45] 徐嘉兴,李钢,陈国良.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矿区土地利用演变驱动力分析 [J].农业工程学报,2012,28(20):247-255.
[46] 郑兴明,吴锦程.基于风险厌恶的农户弃耕撂荒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:以福建省农户调查为例 [J].东南学术,2013(1):89-96.
[47] 何林,吴沁珍,岳晓凤,等.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失引起的耕地撂荒及留守人群问题探究 [J].安徽农业科学,2009,37(19):9180-9182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