参考文献/References:
[1] 徐立章,李洋,李耀明,等.谷物联合收获机清选技术与装置研究进展[J].农业机械学报,2019,50(10):1-16.
[2] 刘成良,林洪振,李彦明,等.农业装备智能控制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[J].农业机械学报,2020,51(1):1-18.
[3] 蒋瑞锋.电驱动联合收割机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[D].西安:西北农林科技大学,2015.
[4] 张光跃,金诚谦,杨腾祥,等.联合收割机清选损失率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[J].中国农机化学报,2019,40(4):146-150.
[5] 梁振伟,李耀明,赵湛,等.纵轴流联合收获机籽粒清选损失监测数学模型研究[J].农业机械学报,2015,46(1):106-111.
[6] 梁振伟,李耀明,赵湛.纵轴流联合收获机籽粒夹带损失监测方法及传感器研制[J].农业工程学报,2014,30(3):18-26.
[7] 乔国春,张义峰.清选损失率试验研究[J].安徽农业科学,2012,40(30):15039-15042.
[8] 李洪昌,李耀明,唐忠,等.基于神经网络的风筛式清选装置研究[J].农业机械学报,2011,42(S1):65-68.
[9] 李耀明,梁振伟,徐立章.一种联合收获机清选含杂率自适应控制装置及自适应清选方法:CN104737707A[P].2015-07-15.
[10] Xu Lizhang,Wei Chuncai,Liang Zhenwei,et al.Development of rapeseed cleaning loss monitoring system and experiments in a combine harvester[J].Biosystems Engineering,2019,178(2):118-130.
[11]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.GB/T 8097—2008,收获机械联合收割机试验方法[S].北京:中国标准出版社,2008:2-3.
[12] 陈度,王书茂,,康峰,等.联合收割机喂入量与收获过程损失模型[J].农业工程学报,2011,27(9):18-21.
[13] 刘妍妮.多元非线性数学分析在混凝土强度预测中的应用[J].粉煤灰综合利用,2019(2):25-27.
[14] 孙庆芳.基于SPSS软件的重介质旋流器分选主要工艺参数的模型研究[D].徐州:中国矿业大学,2014.
[15] 杜修力.低碳经济与土木工程科技创新:2010中国(北京)国际建筑科技大会论文集[C]∥王作虎,杜修力,刘晶波.预应力FRP筋混凝土梁抗震性能有限元非线性分析.北京:科学出版社,2010.